泉海热点

首页 / 泉海热点 / 正文

(新闻中心讯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党委宣传部报道)缕缕纸丝在木梭间穿梭,拳风在古厝庭院猎猎作响,醋香在陶缸中沉淀时光,香雾于晒场氤氲如海……为深入了解永春非遗文化,体验传统手工艺的匠心,引导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6月28日至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陈建清带领暑期“三下乡”实践队——福见新“厝”实践队,前往福建永春开展了非遗文化探寻活动。实践队先后走访了永春县永芳纸织画社、大羽村中国白鹤拳史馆、永春侨新红曲醋观光工厂、永春县彬达制香工厂四个非遗传承点,通过交流与体验,感受永春非遗的深厚底蕴。

纸织画社:经纬交织间的千年风雅

50039

实践队首站抵达永春县永芳纸织画社。传承人方碧双向队员们介绍了纸织画这一拥有千年历史的永春特有工艺。队员们观察到,纸织画制作工艺复杂精细,需将绘画好的宣纸裁切成细条作为经线,再用同样宽度的纯白纸条作纬线,在特制木架上手工编织而成。现场,传承人演示了编织过程,队员们也积极参与体验,尝试“破纸为丝、经纬交织”的操作,亲身感受这项传统技艺的精妙。队员们还就纸织画的传承现状进行了访谈,并探讨了数字化传播与现代市场创新的可能性。


白鹤拳史馆:武韵传承中的刚柔并济

509D1

在大羽村中国白鹤拳史馆,实践队通过图文资料了解了白鹤拳的发展历史。在演练场,队员们观看了传承人的白鹤拳表演,其动作舒展有力,展现了该拳法的独特风格。表演结束后,部分队员在指导下学习了基本招式,亲身体验传统武术的魅力。队员们认识到,白鹤拳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武术,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红曲醋观光工厂:岁月沉淀下的醇厚滋味

47B72

实践队第三站来到永春侨新老醋观光工厂。一进入厂区,浓郁的醋香便扑面而来。在发酵车间与文化展厅,队员们了解了永春红曲醋“液态发酵、三年陈酿”的传统工艺。讲解员介绍,该醋选用优质糯米、红曲、芝麻等原料,经长时间陈酿形成独特风味。在品尝区,队员们品尝了不同年份的红曲醋,体会其酸而不涩、香而微甜的特点。


制香工厂:袅袅烟香中的匠心坚守

最后一站,实践队参观了永春县彬达制香工厂。永春制香历史悠久,是当地特色产业。队员们参观了制香流程,观摩了制香艺人演示“和香、搓条、晾晒”等传统工序。传承人向队员们讲解了永春香“天然、环保、养生”的理念,强调选用天然香料和传统配方工艺的重要性。

50A39

两天行程,四个非遗现场,实践队员们背起行囊,将一缕纸香、一瓮醋醇、一道拳风装入行囊,这些穿越千年的文化密码,已在青春心田种下传承的星火。


青春答卷:非遗传承中的青年担当

此次永春非遗探寻之旅,实践队成员们收获颇丰。大家不仅近距离接触了永春丰富的非遗项目,感受了传统工艺的精湛和传承人的坚守,更深刻体会到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队员们纷纷表示,非遗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青年一代有责任将其传承发扬。看到传承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更深刻理解了“匠心”的意义。未来将积极关注非遗保护,利用所学知识助力永春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陈建清书记表示,此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从非遗技艺中领悟了“守正创新”的真谛,这正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体现。实践队后续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此次探访成果,为永春非遗的传承发展贡献高校智慧。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将持续深化“三下乡”实践活动,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引导青年学子在文化传承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78B4F


  • 地址:福建省石狮市祥芝镇古浮二十区1号
  • 举报邮箱:yj02@qzoiedu.com / 举报电话:(0595)88983105
  • 官方电话:0595-83015559 / 招生热线:0595-83858888
  • 值班手机:18960221860 传真:0595-83015559
  • 船员培训事务:0595-83092113    0596-88960863
  • 退役军人事务:18605952581;13322448896
  • 学校公众号
  • 招生处公众号

Copyright ©2024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21863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17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